3.3 地基与基础
序号 | 审查项目 | 审查内容 | ||||||||||||
3.3 | 地基与基础 | 地基基础应按地方标准进行审查,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审查内容,无地方标准的地区应按本要点进行审查。本要点未包括各类特殊地基基础,特殊地基基础应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审查,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特点对审查内容作出规定。 |
||||||||||||
3.3.1 | 基本规定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0.1 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3.0.1选用。 表3.0.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
3.3.2 | 基础的埋置深度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
||||||||||||
3.3.3 | 地基承载力计算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1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式中:p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表5.2.4承载力修正系数 5.2.7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Pz——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
||||||||||||
3.3.4 | 地基稳性验算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4.2 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矩形基础
式中:a——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m);
5.4.3 建筑物基础存在浮力作用时应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Gk——建筑物自重及压重之和(kN);
式中:G——挡土墙每延米自重(kN);
式中:z——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m);
|
||||||||||||
3.3.5 | 扩展基础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2.8 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式中: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当h大于或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8.2.9 当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受剪承载力:
式中:Vs——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剪力设计值(kN),图8.2.9中的阴影面积乘以基底平均净反力;
8.2.11 在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且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基础宽度时,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图8.2.11):
式中:MⅠ、MⅡ——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任意截面Ⅰ-Ⅰ、Ⅱ-Ⅱ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
||||||||||||
3.3.6 | 柱下条形基础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3.1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2.1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
3.3.7 |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4.4 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表8.4.4选用。 表8.4.4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8.4.8 平板式筏基内筒下的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F1——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内筒所承受的轴力设计值减去内筒下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kN)。
2 当需要考虑内筒根部弯矩的影响时,距内筒外表面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可按公式(8.4.7-1)计算,此时τmax≤0.7βhpft/η。 |
||||||||||||
3.3.8 | 桩基础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5.3 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3 水平荷载作用下
式中: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 |
||||||||||||
3.3.9 |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3.5 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4.3.6抗液化措施 4.4.3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4.3 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 2)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桩承载力仍按本规范第4.4.2条1款取用,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下2m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 |